瀏覽次數:21 時間:2018-10-20
3個多月來,馬來西亞廢塑料進口政策大動作不斷,頻繁操作,戲分很足!
今年5月,馬來西亞宣布沒進口許可證不允許廢塑料卸貨;
今年7月,馬來西亞凍結發出塑膠廢料入口準證,這項禁令為期3個月。在期限當中,當局會進行“清洗”行動,以便現有的194家塑膠廢料工廠,無論是有無執照,都必須進行重新申請執照的程序;
9月26日,宣布“調整塑料廢物進口批準許可證(AP),并從10月23日起,對進口廢塑料每噸征稅15令吉?!?/span>
同月,瓜冷縣17家洋垃圾工廠被勒令關閉;
不足一月,馬來西亞政府又拋出重磅消息:
全面全面禁止進口不能再循環的固體廢料,尤其是廢棄的塑料!凍結所有塑料進口,凍結發出營運再循環工廠的執照。
據了解,原定23日返回的合法廢塑料入口商的批文,也將推遲至年尾。
1、全面禁止進口廢塑料
馬新社:政府禁止進口不可回收固體廢物,特別是塑料
據馬來西亞媒體16日報道,為避免成為洋垃圾的“垃圾桶”,馬來西亞能源科藝及環境部長楊美盈宣布,該部將全面禁止進口不能再循環的固體廢料,尤其是廢棄的塑料,以降低塑料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程度。
她表示,這些措施是為了確保馬來西亞的固體廢物得到妥善管理,減少塑料污染,并確保馬來西亞不是發達國家廢棄物的傾倒場。
楊美盈表示,政府已成立一個以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為首的“聯合部長委員會”,以鑒定和避免其他國家的不能再循環的塑料垃圾引進大馬。對現有環境法案的修訂也已提上日程,草案預計將于2019年提交議會審議。
她指出,目前所有塑料垃圾的進口已經被凍結,而政府也凍結發出營運再循環工廠的執照,直到上述委員會針對廢棄的塑料作出最終決定。
楊美盈強調,馬來西亞政府將確保所有不能再循環的塑料,以及抵觸環境素質法令的塑料全面被禁止。同時正在審查與回收有關的行為。約有30家公司因進口和生產非法塑料廢物而被關停。
根據與馬來西亞廢塑料業界的聯系溝通:對馬來政府全面禁廢的舉措,業界非常不能夠“理解”,認為是“神”的邏輯。
廢塑料業界有關人士表示,禁止農膜、家用塑料等不可回收的廢塑料,業界是理解并贊同的,但是“一刀切”的全面禁止進口廢塑料,把可回收利用的廢塑料也列入禁止進口之列就大大不妥。
據業界知情人士透露,業界工會擬于本周五跟政府相關部門的官員對話,要求給予確認的答案,并提出反對意見。
2、原定23日返回的批文將延至年尾
據馬來西亞廢塑料業界知情人士透露,讓業界更加頭疼的是,原定23日返回的批文將推遲到年尾。
據介紹,如果延遲到年尾才返回批文, 那么塑料再生工業勢必遭受致命打擊。因為,沒有一個工業在缺少原料的情況之下還能生存。
廢塑料業界紛紛發聲,“這是要干死我們!”、“太狠了!”......
業界“哀聲哉道”的聲音,并非夸大其詞!
據知情人士透露,馬來西亞從7月23日至10月23日,禁止廢塑料進口已4月有余,如果拖到12月尾才返回批文,最快2019年1月多才能訂貨,原料到港已是春節,春節期間提不到貨,最快也得2019年3月才能提到貨......沒有原料,工廠就無法開工。
沒有哪家工廠能夠等得起!據了解,馬來西亞本地廢塑料根本不能夠支撐整個塑料再生行業的需求,若馬來政府禁止廢塑料進口長達半年之久,無疑是逼著廠子關停。
據業界知情人士透露,在馬來西亞,要成為合格的塑料再生廠商,需要申請不少于8個證件,相信新的條例生效之后,還將超過10個證件。目前,馬來西亞真正擁有入口批文的公司僅剩95家,這95家里面有一些不符合“規矩”的,又會被踢出局,剩下能進口的企業已經鳳毛麟角。
即便是僅剩的幾十家廢塑料入口商,馬來西亞政府仍要出動4個部長,多個局級單位,眾多政府官員,用近半年的時間整治。
馬來西亞塑料再生工業的“生命”在被一點點地扼殺。
3、塑料垃圾污染治理,宜“疏”~不宜“堵”
馬來西亞政府頻頻出臺嚴苛的廢塑料進口政策,跟非法洋垃圾循環處理廠屢屢制造塑料垃圾污染事件有脫不開的關系。
治理塑料垃圾污染,無論是馬來西亞,還是全球任何一個存在塑料垃圾污染問題的國家,都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當然,如何治理卻是門學問,是“堵”,還是“疏”?亦或是“堵”和“疏”同時進行?值得商榷。
16日,據ChinaPress報道,有非法垃圾循環廠“入侵”馬來西亞檳州宗教團體土地,非法營運1-2年。
掌管檳州環境事務的州行政議員彭文寶,16日率領威省市議會及環境局等各相關部門,到場巡視及清理時,向媒體揭露:
該廠不但對環境造成破壞,甚至將分類后無法使用的塑料,公開焚燒,引起空氣污染;
該廠附近也出現多處堆積如山的非法垃圾堆,積水后淪為蚊蟲滋生溫床;
焚燒所產生的濃煙,更是飄到隔壁的北海居林大道,阻擋視線,造成大道使用者安全深受威脅。
彭文寶指出,經過調查,該工廠沒持有地方政府發出的執照及獲得批準,建筑也沒圖測。他認為,有理由相信,該廠疑進口洋垃圾,進行處理及焚燒塑料。
據馬來西亞廢塑料業界知情人士透露,在廢塑料進口政策愈加嚴苛的時候,非法垃圾循環廠的事件曝出,將業界推向了更為艱難的境地。他認為,該廠的非法行為集中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非法營運;二是擅自使用政府地段;三是經營洋垃圾破壞環境。
針對該廠的違法行徑,馬來西亞廢塑料業界都表示,支持政府嚴厲處置非法垃圾循環處理廠的決定。但是,也希望政府不要“一刀切”地對待合法守規的廢塑料入口商。
風雨飄搖中的馬來西亞塑料再生工業再也經不起更大的“風浪”,為數不多的幾十家合法廢塑料入口商已瀕臨生存臨界點。
THE END
中國有句古話,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
塑料垃圾污染問題的治理,真的能僅僅依靠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就能解決了嗎?!
塑料垃圾污染的治理和循環再生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都是系統性工程,城市垃圾分類和回收體系的健全以及循環經濟運行所需要的法律體系建設,等等,均需各國政府有條不紊地的推動和進行。
以“葬送”塑料再生工業為代價的激進舉措和短視行徑,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塑料污染問題,與全球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也將背道而馳。